临床表现
临床表现:较浅的淤血和血肿可引起皮肤变色、局部肿胀和疼痛。皮下淤斑早期呈暗红色或青紫色,随着淤血的分解和吸收,皮肤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,一般在伤后2~3周可恢复正常的肤色。
局部的肿胀和疼痛与挫伤部位的组织质地有关。眼眶周围和面颊、颧部组织疏松,组织肿胀明显,但疼痛较轻;而额部挫伤时,肿胀虽不明显,但胀痛较甚。
口底血肿常使舌根部后移,而出现上呼吸道梗阻,具有高度的危险性。多见于口底软组织挫伤。当口底软组织损伤伤后出现呼吸困难,应高度警惕口底血肿的可能,应尽快作出诊断和处理。
颞颌关节常在下颌骨遭受暴力后出现组织挫伤,引起关节囊内或囊外渗血,可出现关节区压痛、
自发痛、张口疼痛,张口受限甚至错

。囊内血肿时,关节区肿胀不明显,但疼痛明显。
治疗
治疗:早期止血,止痛,预防感染,消除血肿的压迫症状;后期促进血肿吸收和功能恢复。
挫伤后早期应冷敷,使组织内小血管收缩,减少渗血和组织水肿。如有血肿形成,应加压包扎,可压迫止血和使组织内渗血局限化。较大的血肿,多不能自行吸收,应使血肿尽量缩小:可在无菌条件下用粗针穿刺,将血肿内未凝固的血液(多混有淋巴液、组织液)抽出,使血肿变小,利于血肿的分解、吸收。较小的血肿即使不能全部吸收,机化后形成的瘢痕也较小,对功能的影响也较小。抽吸时,负压不宜太大,否则会使栓塞的小血管栓子脱落,再次出血。如果血肿大,为了避免机化后形成大块瘢痕,影响面部表情肌活动或张口,可手术切开、清除血凝块,消除血肿,关闭深部死腔;口底血肿或颈部大血肿,容易造成呼吸道受压引起窒息,应手术清除血肿;血肿感染,形成脓肿,也应切开引流。
挫伤后期,渗血停止,则宜改用局部热敷、理疗,可促进血循环,利于血肿的分解、吸收。中医采用活血化瘀,消肿原则,内服外敷,对挫伤有较好的疗效。
颞颌关节的挫伤,如关节囊内积血,一定要抽除积血,防止血肿机化,继发关节强直。如果仅为关节软组织肿胀、疼痛,无明显积血,可戴入磨牙

垫,或在磨牙区垫2~3mm厚橡皮垫,辅以颅颌弹性绷带,可使髁突下移,达到关节减压、疼痛减轻的目的。张口训练对防止关节囊内血肿继发关节强直,有重要作用。应在伤后10~15天,即开始进行张口训练,并配合关节区热敷、理疗,促进关节囊内积血的吸收。